很抱歉!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,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,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
  1. 首頁
  2. 試車牌
  3. 試新車

【四輪試駕評測】不用做選擇!空間動力我都要Škoda Kodiaq 2.0 TSI 4x4

【四輪試駕評測】不用做選擇!空間動力我都要Škoda Kodiaq 2.0 TSI 4x4
試新車 台灣車迷有個可愛的地方,就是車廠配備給的再多,永遠就是少那麼一樣。去年上市大棕熊Kodiaq就是一例。走一個空間大又省稅金路線,但馬上有聲音這身形用1.5升渦輪增壓引擎,滿載七座夠力嗎?都買七座了,配一個1.5 TSI引擎不夠用吧?沒關係,現在2.0 TSI來了!

會造成這局面倒也不是Škoda要搞飢餓行銷,而是原廠供應量一直拉不上來,讓2.0 TSI 4x4這版本到今年才正式跟車迷見面。在這般前提下,此次試駕最大變異點就是馬力提升與4x4驅動模式的改變。

既然關鍵是動力放大,那就從動力開始寫起。Kodiaq 1.5 TSI 馬力為150匹,峰值扭力則為25.5kgm。這數據看似沒有特別兇猛,但在BSG等眾多科技輔助下,0-100km/h加速僅需9.9秒。如今換上2.0 TSI來到204匹,最大扭力36.7kgm,0-100km/h加速進步至7.5秒,而且這還是在搭載四驅系統,車重增加100多公斤的狀態下。

如果數字覺得冰冷,那麼Kodiaq 1.5 TSI單人駕駛或是雙人乘載駕駛感都是順暢寫意。不過是七座滿載的狀態下,Kodiaq就需要將油門深度踩深一些,山路要超越慢車請拉長點距離,降檔大油門也是沒多大問題的。

但如果你是生活鳥氣已經受夠,厭倦超車還要看農民曆的話,那Kodiaq 2.0 TSI 就很合胃口,即便是滿載狀態,這車都能如吃一塊蛋糕般幫你完成超車。加上買大休旅大空間為了就是要全家去露營,那麼4x4傳動還可將前後扭力分配比從20:80調整為0:100。當然這車不是拿來沖河床或沙灘用的,泥濘路或合歡山積雪換裝雪地胎或加掛雪鍊可通行。

兩車價差來到20萬,除了動力放大與4x4傳動系統外,2.0 TSI就還有更大的輪圈與全景式天窗等好物。這些玩意在1.5 TSI版本上都可以加價選購,扣一扣之後2.0 TSI大約比1.5 TSI貴上10出頭萬元而已,所以消費者可以看自己要開的爽,還是要開的省。

我的建議是,若這車是工作用,無論是業務配車或當多元計程車使用,那麼1.5 TSI在養護及燃油成本上會更出色些。1.5 TSI平均油耗16.8km/L,2.0 TSI則是12.6 km/L。依照體型與車重來換算,兩者成績皆屬優秀,但拿來營業用大原則就是能省一點是一點,爽度在荷包面前不值一提。

反之,若為自家用,且家中又常有滿載出遊需求,那麼2.0 TSI就是不二首選。雖然貴一點,但用在自人身上,用好一點,開爽一點,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。

由於是媒體試駕,按照往例車廠都會將配備選好選滿。因此除了剛剛說的全景天窗是標配外,其他如DDC Plus電子懸吊或跑車式真皮多功能方向盤等項目可加購。DDC Plus主要是針對越野路段質感進行強化,當然沒有加裝也是可以露營區或剛剛上述這下地方。因此加裝與否看個人需求。

個人真心推薦多花六萬選購雙Ergo 人體工學雙前座電動座椅。除有AGR德國健康背部組織認證外,還具備通風按摩功能。原廠強調這按摩功能是媲美按摩座椅等級,不是坊間那種只會震動讓你酥麻的搖搖椅。常南來北往開車的車主就知道好的座椅是相當重要的,除了不悶熱外,好的支撐開車開久也不容易腰痠背痛。反正未來隔熱紙也不能貼了,就把預算拿來換這兩張好椅子吧。

資料顯示,選擇Kodiaq 2.0 TSI的車主約佔整體的四成。顯見七座大馬力車款市場仍有其需要性。會選購5+2休旅的車主不論是營業用或自用其目的性都會較其他車型更為選著。

此文並非2.0 TSI或1.5 TSI的捉對廝殺,而是2.0 TSI的出現,補足Kodiaq的產品線,無論你有預算、空間、動力或其他考量,Kodiaq都有相對應車款可滿足需求。雖然同門兄弟也有同類車款還在特價,但Kodiaq質感遠勝對手,都花百來萬買車了,當然選新選有質感的吧!

Message Board

訪問者